2020/08/17
2020 1-5月 全球觀光整體概況
♦ 全球入境國際旅客在五月份下降高達98%之後 目前全球正緩慢地重啟觀光
國際旅客概況:
▼整體來說1-5月的人次共下降了56%,等同於全球共損失3億國際旅客人次及3,200億美金的國際觀光收入,比起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的損失,高達3倍之多。
▼南歐(Southern-Mediterranean Europe)(-66%)、東北亞(-65%)為旅客人次受創最嚴重的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加勒比地區、北歐、西歐、中歐及東歐皆減少了至少50%。
➜更多定期更新的國際觀光相關數據請參見:https://www.unwto.org/international-tourism-and-covid-19

♦ 產業概況:五月份航空及旅宿業指標持續面臨史上最低點
♦ 全球正逐步謹慎地重啟觀光
♦ UNWTO觀光信心指數[1]及COVID-19(武漢肺炎)對觀光的影響
國際旅客概況:
- 全球
▼整體來說1-5月的人次共下降了56%,等同於全球共損失3億國際旅客人次及3,200億美金的國際觀光收入,比起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的損失,高達3倍之多。
- 各區
▼南歐(Southern-Mediterranean Europe)(-66%)、東北亞(-65%)為旅客人次受創最嚴重的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加勒比地區、北歐、西歐、中歐及東歐皆減少了至少50%。
➜更多定期更新的國際觀光相關數據請參見:https://www.unwto.org/international-tourism-and-covid-19

♦ 產業概況:五月份航空及旅宿業指標持續面臨史上最低點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指出,在國際旅客的航空客運需求上,2020年5月份的國際客運收益(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s, RPKs)較去年同期減少98%且已連續2個月皆下降近100%,1-5月整體下降55%,與國際旅客人次下降幅度相近。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也預估,5月份全球航空運能較去年同期減少了86%,而國際旅客的航空需求下降程度較運能更甚。
- IATA指出,國內航線的需求已有復甦前兆,5月份全球各地國內航班的客運收益較前年同期下降79%,在中國與美國市場的些微成長下,與4月份(-86%)的表現相比已略有進步。
- ForwardKeys的研究報告指出, 2020年1月6日至7月19日之間全球的國際航班訂位較去年同期下降99%。就區域而言,來自亞太地區的訂位(-105%)下降最嚴重,其次為美洲及歐洲(-97%)、非洲及中東(-85%),全球各區皆面臨嚴重的損失。

圖片來源:UNWTO、ForwardKeys
- 史密斯研究中心(STR)資料顯示,全球5月份的平均客房收入(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 RevPAR)、平均房價(Average Daily Rate, ADR)及住房率持續面臨2位數的減少,再創史上最低點。5月份的住房率最低的地區為歐洲(13%),其他則是非洲(14%)、中南美洲(15%)、美國(33%)、亞太地區及中東(36%)。
♦ 全球正逐步謹慎地重啟觀光
- 隨著部分國家的旅遊限制逐步鬆綁,正值夏天旺季的北半球已開始恢復部分國際航班(特別是歐洲地區),同時也有一些國家開始重啟國內及區域間的觀光旅遊。
- 2020年6月15日,從歐洲開始,全球有22%的旅遊目的地開始鬆綁COVID-19(武漢肺炎)相關的旅遊限制,共計有48個旅遊目的地,包含7個小型島嶼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然而,全球大多數地區仍針對國際觀光全面關閉國境,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為全世界最忙的邊境之一,至今仍禁止非必要的旅遊進出,這項措施目前仍將持續至8月21日。
- 歐洲已重新開始恢復國內及區域內的旅遊,因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建議申根會員國及相關國家於6月15日開始鬆綁內部邊境管制,歐盟各國已逐步重新開放邊境。歐洲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於6月30日採納建議,並開放全球15個第三方國家居民入境。
*相關新聞稿: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0/06/30/council-agrees-to-start-lifting-travel-restrictions-for-residents-of-some-third-countries/ - 根據ForwardKeys的資料,加勒比地區及歐盟皆開始出現振奮人心的復甦徵兆,加勒比地區的機票預訂已連續4週呈現正成長(自6月15日至7月13日),在7月13日當週,來自歐洲的機票預訂量超越取消量,非洲及中東地區亦然。
- 然而,因全球COVID-19(武漢肺炎)案例持續不斷新增,部份國家又開始實施封城及宵禁等相關措施,且大部分國家邊境仍持續關閉,觀光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 UNWTO呼籲,全球須以負責、安全、減少接觸的無縫旅遊等方式重啟觀光,重振觀光信心及信賴仍為當務之急。
♦ UNWTO觀光信心指數[1]及COVID-19(武漢肺炎)對觀光的影響
➤ 信心指數驟降至史上最低

➤ 預期國內旅遊復甦較快,但僅能夠彌補國際觀光需求的部分損失
➧國際觀光復甦預測
♦ 重啟觀光的優先考量:安全及衛生協議、國內觀光、放寬旅遊限制
➤全球各地正積極以各種相關措施重啟觀光,其中以安全及衛生協議、推廣國內觀光、放寬旅遊限制最廣為實施,搭配重啟航班、旅遊泡泡及旅遊走廊,及科技運用等方式輔助觀光推行,但目前採取旅行泡泡及旅行走廊措施的國家較少。
➜更多各國相關措施請參考:https://www.unwto.org/international-tourism-and-covid-19
➤就區域而言,安全及衛生協議是全球所有地區重啟觀光的首要之務,全球也正力倡國內觀光,以亞太地區、歐洲及美國最重視,非洲及中東相對較少。
➤根據各區專家回報,全球各區皆致力於放寬旅遊限制,以歐洲為主;航班恢復及科技運用以中東地區最多;旅遊泡泡及旅遊走廊則是亞太地區最多國家施行。
➤專家小組也提及,世界正經歷消費行為及偏好的改變,包括:選擇在離家較近的地方旅遊、出發前幾天才開始預訂行程、偏好開車旅遊等。
➤為刺激觀光,世界各國紛紛針對財政(減稅、免稅、延長納稅期限)、金融(放寬信貸額度)及就業、行銷(旅遊票券)、宣傳等面向實施相關措施。
- 由UNWTO專家小組所進行的「觀光信心指數(UNWTO Confidence Index)」評估結果顯示,2020年1-4月的評分為13,為史上最低點,與2020年1月的預測值121有相當大的落差。即便年初時各地的觀光表現良好,95%的專家皆認為1-4月的觀光表現較預期「更糟」(83%)及「糟」(12%),反映全球觀光於3-4月間受COVID-19(武漢肺炎)嚴重影響。
- 儘管全球觀光已逐步重啟,專家小組對橫跨北半球觀光旺季的5-8月預測值為25,同樣為史上最低點,而多數的評分也預測5-8月的觀光表現將會變「糟」(26%)或「更糟」(65%)。其中,非洲及美洲的專家預測最為悲觀,亞太地區及歐洲相較下略為樂觀,而中東地區的專家則認為觀光表現將持平。
- 專家小組認為,多數國家仍持續進行防疫相關的旅遊限制、邊境關閉措施,全球主要的出境旅遊市場如美國及中國尚未開放,疫情復燃使得許多城市再次實施封城及宵禁,安全考量、缺乏可靠資訊,及日漸惡化的經濟環境正重擊消費者信心。

圖片來源:UNWTO
➤ 預期國內旅遊復甦較快,但僅能夠彌補國際觀光需求的部分損失
➧國際觀光復甦預測
- UNWTO專家小組普遍認為國際觀光的復甦須等到2021年,僅有少數專家認為2020年第4季可望恢復,多數專家預測國際觀光復甦須等到2021年的下半年,其次為2021年的上半年。
- 63%的亞太地區專家及56%的美國專家認為國際觀光的復甦須等到2021下半年。多數歐洲地區的專家則認為2021年將開始恢復國際觀光,但全面恢復須等到最後一季。83%的中東地區專家認為可望在2021上半年迎來復甦。而非洲專家則有部分認為將發生在2021上半年,部分認為發生在2021年的最後一季。只有少數來自歐洲、亞太地區及美洲的專家認為2020年第4季可望恢復國際觀光。
- 專家小組預測國內觀光將恢復較快,半數專家認為國內觀光將於2020下半年復甦,與6-7月許多旅遊目的地開始重啟觀光的時間相符,另一半專家則認為國內觀光的復甦將發生在2021年間。
- 歐洲及亞太地區的專家認為國內觀光將在第三季開始復甦。然而,大部分專家認為國內觀光僅能彌補國際觀光需求的部分損失、或甚至無法彌補。

♦ 重啟觀光的優先考量:安全及衛生協議、國內觀光、放寬旅遊限制
➤全球各地正積極以各種相關措施重啟觀光,其中以安全及衛生協議、推廣國內觀光、放寬旅遊限制最廣為實施,搭配重啟航班、旅遊泡泡及旅遊走廊,及科技運用等方式輔助觀光推行,但目前採取旅行泡泡及旅行走廊措施的國家較少。
➜更多各國相關措施請參考:https://www.unwto.org/international-tourism-and-covid-19
➤就區域而言,安全及衛生協議是全球所有地區重啟觀光的首要之務,全球也正力倡國內觀光,以亞太地區、歐洲及美國最重視,非洲及中東相對較少。
➤根據各區專家回報,全球各區皆致力於放寬旅遊限制,以歐洲為主;航班恢復及科技運用以中東地區最多;旅遊泡泡及旅遊走廊則是亞太地區最多國家施行。
➤專家小組也提及,世界正經歷消費行為及偏好的改變,包括:選擇在離家較近的地方旅遊、出發前幾天才開始預訂行程、偏好開車旅遊等。
➤為刺激觀光,世界各國紛紛針對財政(減稅、免稅、延長納稅期限)、金融(放寬信貸額度)及就業、行銷(旅遊票券)、宣傳等面向實施相關措施。
- 日本為刺激國內觀光,推出「Go To」活動,民眾部分的國旅費用將由日本政府補助。
- 希臘政府提出社會觀光計畫(social tourism programme)「Tourism for All」,規劃3,000萬歐元資助低收入戶國人旅遊。
- 義大利推出「holiday bonus(Bonus Vacanze)」計畫,補助符合特定條件的家庭從事國內旅遊,以重新啟動國民的旅遊需求、刺激觀光產業。
- 羅馬尼亞政府已決定延長「Tourist Pass holiday initiative」計畫(給公務員的旅遊券,類似餐券的概念,可以在羅馬尼亞購買旅遊服務,例如住宿,飲食和交通)。並將原本在2019年3月~12月之間發放的票券的有效期限延長至2021年5月31日。
- 塞爾維亞已準備28億RSD,規劃560,000張每張價值5,000元RSD的旅遊券,提供塞爾維亞公民進行國內旅遊。
- 馬來西亞政府將於6月10日起針對國內旅遊實施多項獎勵措施,其中包括價值1.13億美元(5億RM)的旅遊折扣券,以鼓勵馬來西亞人從事國內旅遊。此外,與國內旅遊相關的花費將可免稅,每人可減免至多227美元(1,000RM)。
- 泰國政府補助國旅40%旅館住宿費,每個房間可申請上限最高3000泰銖,最多可申請5晚。
- 澳門發起「澳門心出發」活動,鼓勵澳門居民參加當地旅行社規劃的旅遊團,於6月22日至9月30日間,補助澳門永久及非永久居民每人280元澳門幣(35元美金)團費,每人最多參加2團。
資料來源:UNWTO
資料僅供內參
資料僅供內參
___________
[1] 觀光信心指數(The UNWTO Confidence Index)是由UNWTO專家小組自2003年四月起,每四個月依全球觀光表現及經濟走勢進行評估,專家小組成員將針對各地前四個月的觀光表現及未來四個月的預測給予評分。評分標準為「0」更糟、「50」糟、「100」持平、「150」好、「200」更好。平均每次有近300位專家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