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2020 1-10月全球觀光整體概況
♦ 2020年國際旅客人次將下降70%以上,國際觀光將回到30年前的發展程度
國際旅客人次及觀光概況:
✦ UNWTO預估2020年全年國際旅客人次將下降約70%-75%,等同於損失10億國際旅客人次,及1.1兆美金的國際觀光收入,國際觀光可能回到30年前的發展程度。國際觀光衰退也將導致全球GDP超過2兆美金的經濟損失,等同於2019年全球GDP的2%。
✦ UNWTO預測國際觀光將於2021年下半年回升,但要回到2019年的表現,將需要2.5-4年左右的時間。
✦ 在7-8月短暫的觀光復甦後,9、10月歐洲的入境旅客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全球其他區域略低,分別為-72%及-76%。然而,隨著歐洲疫情復燃,各地紛紛再次重啟部分旅遊限制,但歐洲仍是開放旅遊比例最高的區域(截至11月1日為止,開放的比率91%,主要為申根會員國。)
✦ 亞太地區於9-10月間的入境旅客仍幾乎下降100%,主要因中國及其他大型旅遊目的地都尚未開放。
✦ 美洲自6月起便逐漸進步,10月份的入境旅客人次下降相對較少,反映許多目的地皆重新開放,包括加勒比地區的許多小島型開發中國家。
✦ 就分區而言,西歐、中歐、東歐、加勒比地區、北美、南美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街等地的入境旅客人次皆下降低於70%,大多分區的入境旅客人次下降落於70%-80%之間。
✦ 1-10月間,除了安道爾(-30%)、美屬維京群島(-38%)及奧地利(-46%),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入境國際旅客人次下降範圍落於50%-90%之間。
✦ 在暫時難以進行國際旅遊情況下,較大的觀光市場如中國與俄羅斯的國內旅遊則持續增長,國內航空需求已幾乎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
✦ 國際觀光支出仍明顯反映低落的出境旅遊需求。然而,美國、德國、法國等大型觀光市場近幾個月已出現微幅的復甦。
※更多定期更新的國際觀光相關數據請參見UNWTO觀光復甦追蹤:https://www.unwto.org/unwto-tourism-recovery-tracker

♦ 產業概況:9-10月間無太大改變,各市場狀況各異
♦ 2021-2024入境國際旅客人次預測
✦ 情境2:需要3年,於2023年底恢復
✦ 情境3:需要4年,於2024年底恢復
資料來源: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資料僅供內參
國際旅客人次及觀光概況:
- 全球
✦ UNWTO預估2020年全年國際旅客人次將下降約70%-75%,等同於損失10億國際旅客人次,及1.1兆美金的國際觀光收入,國際觀光可能回到30年前的發展程度。國際觀光衰退也將導致全球GDP超過2兆美金的經濟損失,等同於2019年全球GDP的2%。
✦ UNWTO預測國際觀光將於2021年下半年回升,但要回到2019年的表現,將需要2.5-4年左右的時間。
- 各區
✦ 在7-8月短暫的觀光復甦後,9、10月歐洲的入境旅客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全球其他區域略低,分別為-72%及-76%。然而,隨著歐洲疫情復燃,各地紛紛再次重啟部分旅遊限制,但歐洲仍是開放旅遊比例最高的區域(截至11月1日為止,開放的比率91%,主要為申根會員國。)
✦ 亞太地區於9-10月間的入境旅客仍幾乎下降100%,主要因中國及其他大型旅遊目的地都尚未開放。
✦ 美洲自6月起便逐漸進步,10月份的入境旅客人次下降相對較少,反映許多目的地皆重新開放,包括加勒比地區的許多小島型開發中國家。
✦ 就分區而言,西歐、中歐、東歐、加勒比地區、北美、南美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街等地的入境旅客人次皆下降低於70%,大多分區的入境旅客人次下降落於70%-80%之間。
✦ 1-10月間,除了安道爾(-30%)、美屬維京群島(-38%)及奧地利(-46%),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入境國際旅客人次下降範圍落於50%-90%之間。
✦ 在暫時難以進行國際旅遊情況下,較大的觀光市場如中國與俄羅斯的國內旅遊則持續增長,國內航空需求已幾乎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
✦ 國際觀光支出仍明顯反映低落的出境旅遊需求。然而,美國、德國、法國等大型觀光市場近幾個月已出現微幅的復甦。
※更多定期更新的國際觀光相關數據請參見UNWTO觀光復甦追蹤:https://www.unwto.org/unwto-tourism-recovery-tracker

♦ 產業概況:9-10月間無太大改變,各市場狀況各異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指出,國際航空客運需求於1-10月間下降74%,與入境國際旅客人次概況相符。10月份的國際客運收益(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s, RPKs)較去年同期減少88%,因陸續出現更多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的關係,表現較前幾個月差。
- IATA的資料顯示,國旅為帶動觀光產業復甦的主要動力,(1-10月間的客運收益與去年同期相比為-50%,10月的客運收益則-41%),但全球各地的狀況差異懸殊,如10月中國國內航班運量於已幾乎恢復正常,與去年同期相比,客運收益-1.4%,日本及巴西客運收益皆為-45%,俄羅斯客運收益-10%;然而全球仍有許多地區的國內航空客運運量仍相當衰弱,如美國的客運收益-61%、澳洲-86%。
- 整體而言,10月份國際觀光市場表現並無進步,拉丁美洲的國際航空運量有明顯的回升,歐洲的國際航空需求表現更糟,亞太地區則是持續停擺。
- 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的資料顯示,今年1-10月份全球國內航空運能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8%,而國際航空運能則較去年同期下降62%。10月的航空運能成長較需求快速,但整體而言,國際客運的承載率仍然低 (43%)。
- 史密斯研究中心(STR)資料顯示,7-8月的住房率略有進步,但全球的住房率仍比2019年同期低。10月份的住房率最低的地區為非洲(28%),其次為歐洲(31%)、中東(39%)、亞太地區(43%)、美洲(45%)。
- UNWTO預測國際觀光將於2021年下半年回升,但要回到2019年的表現,將需要2.5-4年左右的時間。
- 自6月起,為重啟觀光,許多旅遊目的地開始紛紛取消、放寬旅遊限制,以各地的入境國際旅客來計算,關閉邊境的比例,已從4月底的82%降到11月初的18%。
- 據UNWTO的旅遊限制報告,截至11月1日,關閉邊境的旅遊目的地自4月的156個地點下降至59個地點,而全球217個地點中有152個旅遊目的地已取消旅遊限制,約佔70%。
- 儘管封城的旅遊目的地越來越少,多數國家仍要求各種形式的旅遊限制,如強制隔離、針對部分市場的旅遊禁令等。截至11月初,總共有59個地點維持部分關閉邊境,相當於52%的入境國際旅客人次;有95個旅遊目的地要求其他相關措施,如入境須出示COVID-19檢測陰性的證明。
- 各地的旅遊限制中,歐洲全部關閉的地點下降最多,自4月底的92%下降到11月初的3%;亞太地區則是從89%降到53%,重新開放邊境的地點相對較少;而美洲全面關閉邊境的比例從40%降到14%,重新開放邊境的地點多位於加勒比地區,美國和加拿大仍未開放國際觀光;非洲及中東地區受疫情影響較晚,非洲地區於6月達到封閉邊境的高峰,91%的目的地全面關閉邊境,11月則降至11%,而中東地區則是從高峰期的80%降到9%。
- 為安全重啟觀光,越來越多國家要求入境旅客必須進行武漢肺炎相關檢測,截至11月1日,全球有58%、126個旅遊目的地要求國際旅客入境時須出示PCR核酸檢測結果,只有10個目的地要求旅客須入境隔離。隨著疫苗問世、開始施打,遊客信心可望提升,疫苗施打的速度及範圍將是影響的關鍵因素。
♦ 2021-2024入境國際旅客人次預測
- 假設2021年中前能翻轉疫情、全面施打疫苗、遊客信心提升,並且取消旅遊限制,2021年入境國際旅客人次預期能夠在長時間無法旅行後開始回升,並於2022年旅行概況正常化、全球疫情獲控制後持續增長。然而,國際觀光仍需要2.5-4年的時間,重回2019年疫前的發展程度。下圖呈現了3種入境國際旅客人次的預測復甦狀況:
✦ 情境2:需要3年,於2023年底恢復
✦ 情境3:需要4年,於2024年底恢復

圖表來源:UNWTO
資料來源:UNWTO World Tourism Barometer
資料僅供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