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頁行腳寶島人物專訪

風景專題介紹

漂流木工藝術家了嘎‧里外

發佈日期: 2017/08/07 18:49

作者

跟著董事長遊臺灣

摘要

在花蓮豐濱鄉台11線58公里處,有間「海浪Cafe」和「那ㄜ哩岸木雕工作室」,這兒面向著廣…

內容

” 隨手取材 木雕傳承原鄉文化”  

 
入住茶園中的民宿,享受揉合部落風情與現代感的住宿空間;恣意徜徉綠野景觀,讓「掌聲響起」為這趟旅程充電喝采,一覺醒來,又是元氣滿滿嶄新的一天。
【花蓮人物】漂流木工藝術家了嘎‧里外(阿福) - 環境|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在花蓮豐濱鄉台11線58公里處,有間「海浪Cafe」和「那ㄜ哩岸木雕工作室」,這兒面向著廣大太平洋,也是港口部落漂流木雕刻藝術家了嘎‧里外生活與工作的地方。

10多年下來,木頭與水泥交織而成的工作室、一磚一瓦砌成的咖啡廳廚房、水泥漿建造的住家、運用漂流木建成的涼亭以及賦予心血的藝術作品陸續完成,這兒就像是了嘎‧里外不斷進行中的大型開放創作空間,而海洋與木頭則在他的創作佔了重要的份量。

年輕時,了嘎‧里外和族裡其他年輕人一起北上工作,他坦言,在都市每天都像個轉不停的陀螺,不知為何而忙,尤其身處台北異鄉,別人總用異樣眼光看待,生活並不順遂。29歲,他決定回到家鄉,重新擁抱熟悉的環境,也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進行部落傳承。

自比魯賓遜回母親土地歸零

踏上兒時媽媽種田的土地,從前的農田已消失,上方空無一物。「我就當自己是魯濱遜,漂流到這兒,一切從零開始。」樂觀的了嘎‧里外笑笑說,對他而言,大自然如同他的母體,他尊敬大自然,也取之於大自然。

舉例來說,他蓋的第一間建築,除了四根柱子用到水泥,其他部分全是雙手撿來的漂流木。他在附近找尋可以蓋屋的建材,再利用城市學到的模板方法及部落傳統技法完成了「那ㄜ哩岸木雕工作室」。他解釋,那ㄜ哩岸的意思是「茅草之地」,說的正是他媽媽以前耕種的農地,「所以這塊地對我的回憶很重要!」

這個工作室也傳承了嘎‧里外老家與部落的精神。他將老家房子的樑柱及水泥和在一起,成為第一根支柱,並且在上面刻了酒杯圖案,因為那年他正值部落的倒酒階級。另一根柱子上則嵌著媽媽年輕時種田的扁擔,這根扁擔上還刻有媽媽的名字。他邊說邊輕摸柱子,眼神流露濃濃的情感,對他來說,這個建築有了父母的印記,也具備了傳承的意義。

【花蓮人物】漂流木工藝術家了嘎‧里外(阿福) - 環境|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花蓮人物】漂流木工藝術家了嘎‧里外(阿福) - 阿福|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初期創作重部落生活、傳說

了嘎‧里外也到部落工作室學習木雕,累積技巧和經驗後,才展開他的創作之路。他談到,當時沒有經濟來源,為了餬口,作品大多以能賣錢的桌子、椅子、碟子等實用品為主。

頭幾年創作的作品風格也較為寫實,主要刻畫部落傳說與生活。就像在工作室右前方的涼亭裡,有個早期作品名為《吃魚的民族》,上面刻有瞪大眼睛的人臉、魚群和海浪,來呈現阿美族人以捕魚數量來展現自己能力的習俗。

後來透過不斷駐村、創作營及聯展的歷練,寫實風格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意境表達的線條刻畫。對了嘎‧里外來說,漂流木雕刻創作是和木頭相處的共同創作,所以他常會花很長的時間觀察木頭,用心感受木頭的原形與紋路,再進行創作。

用作品傳遞訊息

現在的他,作品更具生態環保概念。就像在工作室左方的裝置藝術作品《垃圾心》,所有素材都是從附近海邊淨灘撿來的,有保特瓶、鞋子、輪胎、水管等意想不到的東西。他想表達的是,人類自以為是的智慧結晶,其實都是大自然的垃圾。

「若作品能將訊息傳遞出去,就有意義了!」了嘎‧里外望著他最愛的大海說著。或許現在的金錢並不富裕,但精神生活卻充實。問他現在最想要什麼?他回答:「最想要部落小孩回來,不用想回來要幹嘛,回來就對了!」就像他自己,當初沒想太多,也慢慢走出一條木雕創作之路。在他心中,只要部落的人聚在一起,一定可以激盪出火花與力量。

原文連結: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花蓮人物】漂流木工藝術家了嘎‧里外(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