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頁行腳寶島部落客文章

風景專題介紹

日本甜點師:我很喜歡台灣,想在這裡開一間店,賣天天都可以吃的甜點。

發佈日期: 2017/04/10 10:15

作者

Ariel Wen

摘要

來自日本,在法國學習藍帶手藝,來到台北開店的甜點師折田。這天,他以流利的中文,與我說著他來到距離家鄉兩千多公里的台北,圓夢的故事...

內容

「我二十三歲時的夢想,是來台灣開一間自己的店。我現在二十九歲,在台北開了第一間甜點店 折田菓舖。」他是來自日本,在法國學習藍帶手藝,來到台北開店的甜點師折田。這天,他以流利的中文,與我說著他來到距離家鄉兩千多公里的台北,圓夢的故事..

「我很喜歡作夢,而這個夢我花了六年的時間,圓夢。」折田笑著與我說。



折田從小跟著外公與外婆旅行,高中時是他第一次來到台灣,「很喜歡台灣,與日本有些相似,卻又各有味道的風俗民情。」大學時期主修英文,對語言十分有天分的他,在大四那年選擇來到台灣,在師大學習中文。在台北生活的半年,加深了對台灣的認識與喜歡,心裡也有了想要再回來的想法。

說到喜歡台灣,折田與我分享著,「在台北生活,不論在外表、穿著或是口味上都跟日本很像,不一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親近,人們親切又熱情,被台灣人這樣的特質吸引。現在的日本很進步,也顯得商業化;相對台灣,在城市中看的見現代的發展,同時也保有傳統的樣子,覺得很酷!走在台北,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畢業後到新加坡成為上班族,工作了一年的時間,雖然工作穩定,但愛好新鮮感的折田,對於日復一日的辦公室工作感到乏味,也了解了自己的熱情不在此,日子好像可以更精采有趣。反覆思考後決定辭去工作,做了讓家人都訝異的選擇:到法國藍帶學習甜點。

在法國兩年的課程,老師的標準很嚴格,不僅甜點要求精緻,動作也要俐落,一開始很辛苦,但是慢慢上手熟悉後,「又再一次愛上甜點。」


◭ 折田喜愛甜食,媽媽又擅長做甜點,總是在左右幫忙而培養了對烘焙的興趣。

法國人跟日本人對於工作上的態度很像,「追求精準」對於細節要求零失誤。但在選材用料上的不同,也讓甜點的風味相差甚多。法式甜點口味濃郁,甜度也相對較甜,偶爾一次很滿足,但是吃多了還是會感到甜膩,日式的甜點口味則是走清爽路線,對身體也比較沒有負擔。

藍帶課程結束回到日本,折田在甜點店上班累積實務經驗,之後來到台灣,先在喜餅公司設計兼開發蛋糕口味,同時也觀察台灣的甜點市場。終於,選在來到台灣快兩年的時間,三十歲前,圓夢。
 

◭ 抹茶草莓蛋糕捲,選用日本北海道鮮奶油製作抹茶風味鮮奶油,覆滿抹茶的卡士達,再鋪上一層紅豆餡,讓蛋糕呈現清爽口感,不會過於甜膩。

當初決定要去法國藍帶學甜點,家人當然擔心!畢竟本來在新加坡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完成藍帶課程選擇來台灣開店,「你在說什麼?為什麼不在日本開店,要去台灣?」面對父母的追問,折田說「我擔心在日本會因為太舒適而有惰性,一個人在外面生活,融入不同的文化裡面,很新鮮有趣也更敢於做自己。」

而父母嘴上說的擔心,提出的質疑,其實都是出自家人對孩子的惦念吧,畢竟從大學開始就離開家念書工作,在世界各地停留。但是對於折田所做出的決定,最後父母也都是選擇支持,成為最溫暖的後盾。
 

//  做天天可以吃的蛋糕,想融入你們的日常生活。_折田


第一間店開在熟悉的台北,折田說想選個靜悄的地方開店,而這隱身市井的東區巷弄裡,正讓他感到喜歡。

一個人隻身來到台灣,著手經營一間自己的店,從研發甜點口味到行銷企劃..包辦大小事。遇到語言的隔閡等難關,都是學習面對,然後克服。幸運的是身邊有朋友的相助,一切很順利的開店營業,取名為折田菓舖。



在法國,吃完正餐,來塊蛋糕就象徵著美好的endding。「我很喜歡天天吃蛋糕,晚餐後來一塊蛋糕,泡杯咖啡,是一天的結束。如果每天吃的蛋糕太甜或是添加色素、果膠..這些都會對身體有負擔。『我想做天天可以吃的蛋糕』不會太甜,對身體負擔也少,想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好的食材吃起來真的不一樣!你可以吃到很好的鮮奶味。」選用日本的鮮奶油及麵粉,在口感味道上呈現的香醇清爽,跟著季節做口味上的轉變,客人也會有新鮮感。
 


「很長的時間以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去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從零開始..對我來說都是不斷的挑戰自己。」在他鄉適應新的生活步調,對於折田來說已經很習慣,甚至享受在這樣轉變的過程裡。「什麼都是第一次,即使不完美,都是邊做邊改變,會越來越好。」

「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跟自己說:已經來到這裡了,做了決定,就是要往前。」他笑著與我說,就好像那些曾經的挫折都變成了值得感謝的痕跡。
 


「選擇」是一輩子的課題,知道為什麼而選,並且對此負責到底,其實就好了。

「不去經驗未知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我們的選擇,經歷的所有,可能不會在下一刻就察覺到有什麼樣的改變,而是會化在身體裡面,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會看見意義,你相信嗎?我好相信。

採訪文字/Ariel Wen,影像拍攝/Magus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