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頁行腳寶島人物專訪

風景專題介紹

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發佈日期: 2017/08/04 18:49

作者

跟著董事長遊臺灣

摘要

「澎湖陶兵」任樹龍為澎湖當地知名藝術家,其創作包含陶藝、文石(玄武岩裡的結晶,類似寶石)巧雕、大型石雕…

內容

” 軍旅逃兵 大玩陶石創作”  

 

「澎湖陶兵」任樹龍為澎湖當地知名藝術家,其創作包含陶藝、文石(玄武岩裡的結晶,類似寶石)巧雕、大型石雕、木雕、石頭彩繪與多媒體創作等,任何素材到了他的手上,總能發揮巧思,令人拍案叫絕。

【澎湖人物專訪】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 任樹龍|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Taiwan VIP Travel

從沒受過任何正規的藝術教育,任樹龍33歲時逃離軍旅生涯,轉而投入藝術領域、成立「澎湖陶兵」工作室,自此在澎湖落地生根,以藝術創作為人生的職志。

軍旅逃兵大玩陶石創作

第一次踏上澎湖,任樹龍的身份是職業軍人,在澎湖的軍旅生活,他發現四處充滿垂手可得的創作素材和題材,藝術細胞蠢蠢欲動。原來,年輕時的任樹龍曾向知名陶藝家林墡瑛學過2個月陶藝,喜歡藝術的他原本想念藝術相關科系,但在父母的期望下,任樹龍只好捨藝術投入軍旅。1997年,任樹龍選擇退伍,即使再熬個10年就可以領終生俸,他也不想違背自己內心的聲音,毅然決然地投身創作工作。

任樹龍首次創作、嘗試石頭彩繪貓咪,表現出貓咪活潑生動的表情趣味,初試啼聲就受到遊客熱烈的迴響,成為當時澎湖獨樹一格的文創商品。

 

而後,任樹龍突發奇想,將鵝卵石做切割後彩繪貓頭鷹,一推出就成為人氣商品,並引來眾多的抄襲模仿,澎湖陶兵1年至少銷售超過1萬隻貓頭鷹,至今人氣仍不墜。

珍愛澎湖石頭雕刻先「相」出特性

深耕澎湖的任樹龍珍愛當地的石頭,無論是玄武岩、七美梨皮石、後寮文石、西嶼文石、東嶼坪綠泥岩、砂積岩等都如數家珍。在他眼裡,每顆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取代。

好的創造者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及想像力,任樹龍說:「石雕和玉雕藝術無法再重來,所以下刀前,必須先仔細『相』好石頭的特性,『一相勝九天功』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任樹龍也坦言,創作的確需要一些天份和想像力,必須具備過人的洞察力,仔細觀察每顆石頭的顏色、質地、解理及形狀等,才能掌握住素材的特色,並在腦海慢慢描繪出適合的題材雛形,才能雕出巧妙結合特性的好作品。

【澎湖人物專訪】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 作品|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Taiwan VIP Travel
【澎湖人物專訪】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 作品|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Taiwan VIP Travel

運用多元素材展現獨特風格

2014年,任樹龍加入勞動部的「明師高徒」計畫,成為澎湖第一位傳承手工藝的明師,透過一對一的師徒制,傳承技術與經驗給有心想創作的年輕人。

任樹龍說:「創作其實是很簡單、快樂的事,最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出發點。」沒受過正統的科班訓練,任樹龍的創作反而更顯率性,任樹龍說:「創作,就是運用素材和創作者心智互相交流的過程。」

任樹龍大量地運用澎湖當地素材創作,如:玄武岩、漂流木、文石等,透過案用不同素材的各自特性,如:石頭陽剛、木頭較溫暖等,讓創作呈現不同風格。他強調,「藝術創作者最好具備18般武藝,像是土木、機械黑手等都要懂一些,才能克服材質的物理性問題。」

舉例來說,文石巧雕需要不斷地琢磨,表達出華麗感;玄武岩雕刻不見得需要突顯細瑣的小細節,簡潔的刀法反而才有俐落度,其中玄武岩作品「旅人」,就以簡單的線條表達出主題意象,以突顯出作品的張力和生命力。

歡喜投入創作原動力

任樹龍總告訴2個小孩和學生:「每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真心喜歡、做起來很快樂而且有信心的事。」

藝術創作勞心又勞力,不僅耗費心神,大件石雕時更是費體力,但任樹龍有時靈感一來,可以一天工作10個小時,也絲毫不以為苦,推究原因,正是創作的喜悅感支撐著他持續創作。

很多藝術家會惜售、捨不得賣自己的作品,但任樹龍完全不會,「作品能夠獲得別人的青睞,我高興都來不及,」「比起蒐藏,創作才是我要做的事,」任樹龍說。

原文連結:跟著董事長遊台灣-【澎湖人物專訪】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澎湖人物專訪】石雕藝術家任樹龍 - 作品|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Taiwan VIP Travel